1.世界杯点评

2.足球记者李承鹏的球评在当年应该算是什么水平?

3.新手看足球比赛都要关注什么比赛啊

4.足球比赛

5.如何能够专业的分析一场足球比赛?

6.点评中国的足球!

足球比赛评论500字_足球赛事点评

在上周末的中超第20轮,上海申花主场3比2战胜江苏苏宁,广州富力主场3比3战平上海上港。这两场比赛,是英国天空体育台购买中超联赛在英国的独家转播权益后首次直播的比赛。两场比赛一共打进11个球,让英国球迷大呼“中超联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天空体育台是英国最大的电视体育品牌之一,在全球体坛拥有绝对的地位与影响力。他们签订的这份转播合同为期3年,从第20轮开始直播2016赛季中超联赛,每轮直播两场。

凭心而论,这两场比赛确实精彩,不仅大牌外援多,进球也多。两场比赛一共打进11个进球,让看了转播的英国球迷普遍发出肯定的声音。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加入中超联赛直播行列当中,中超联赛在国外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天空体育台的转播赢得了满堂彩,证明转播中超是有绝对合理性的,也证明了中超高水准赛事的客观水准,体现出中超正在跻身国际足坛主流联赛的节奏感。

而在喜悦过后,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天空体育台将在每轮中超赛事中转播两场比赛,我们的中超能否保证每轮都会出现多场类似申花对苏宁、富力对上港这样的精彩比赛?(程明)

英国网友点评中超

hans dekker:能够看到英语解说的中超联赛,令人惊叹。中超联赛进步得真快!

peter swallow:中超联赛直播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首先,亚洲足球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另外,大连实德还存在吗?

kinch:说实话,中超联赛并没有那么糟糕。

aron burton:我第一次看中超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世界杯点评

李承鹏的足球文章绝对是最有趣的。他写作风格大惊小怪,就像一个没有门派系,自学成才的厨师。可以放一堆看似无关紧要的材料写得很乐意,骂了很多之后发现已经跑题了,让作者回想,真的会让读者很感兴趣,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首先,在这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像李承鹏这样的体育圈意见领袖不再像以前那样聚集。第二李承鹏已经远离公众视线很久了,甚至很多年轻的粉丝朋友都不认识这个人。所以觉得李承鹏的很有意思。

扩展信息:

被称为?大眼哥?的李承鹏,是一位著名的足球记者。他是纸媒时代最著名的足球评论家之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马德兴、周文渊等人。不满当年的足球环境,李宣布退出足球圈,这是潇洒的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人物介绍:

公共知识分子李承鹏,中国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和评论员之一。曾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1968年出生于新疆哈密(父亲是被派往新疆的文艺战士),8岁时随父母迁回四川成都。199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体委机关报社工作。1996年因批评球黑哨被党委书记责令停职反省,成为国内第一位因批评球黑哨被停职反省的记者。在接下来的20年里,多次被相关部门?封杀?。

进入《足球报》后,成为专题部主任,成为知名足球评论员。在20多年的写作工作中,他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被足球评论家称为?鲁迅?。他用现代幽默讽刺和揭露了中国足球及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他的文笔灵动而不失智慧、幽默且充满辩证,对缺点持批判态度,敢于表达自己的话语。李承鹏还在20家都市报开设了评论专栏,评论充满了诙谐的话语。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新周刊》新成员。与此同时,他发表了许多作品,获得了好评。

李承鹏是中国著名的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评论员,历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

足球记者李承鹏的球评在当年应该算是什么水平?

蓝鹰门神两拒点球 乌拉圭40年后再入四强

北京时间7月3日2点30分,南非世界杯的第二场八强较量在乌拉圭和加纳之间展开。结果,加纳队在上半时补时阶段攻入一球,下半场乌拉圭将扳平,120分钟时间里双方战平。通过点球决战,乌拉圭5比3战胜加纳,昂首挺进四强。赛后,双方队员都流下了热泪。

点球情况:

首轮,乌拉圭由弗兰主罚,他的点球打向右侧,门将判断失误;加纳队仍然由吉安罚球,这次没有给对手机会;第二轮,维多利诺的第二个点球踢向上角准确命中,阿皮亚的球也打向上角成功;第三轮,斯科蒂低球命中中路,随后门萨的这个点球被穆斯莱拉神勇扑出!第四轮,佩雷拉将皮球打飞,但是阿迪亚的点球仍然打向类似位置,还是被穆斯莱拉神奇的扑出!第五轮,阿布鲁以一个勺子点球将乌拉圭送进了四强。

这样,乌拉圭人凭借点球淘汰加纳,他们将在半决赛中面对强大的荷兰!

新手看足球比赛都要关注什么比赛啊

当年的纸媒时代,写足球评论的几个名记,如周文渊、马得兴、李承鹏,后来有了董路。

那时的周文渊比现在写得好,有责任感肯用心。马得兴呢,看其文章有个明显的感觉,这就是个入错行的南郭先生。既不爱好、也无才华,纯粹是来这行混口饭吃。每周一篇流水账,他写得痛苦,读者看得更加痛苦,纯属互相折磨。但那时,一张报纸,就这几篇文章,咬着牙当奇葩文也得看完。

现在回头想来,都是笑谈。可当时每周就体坛、足球两份报纸。首先一上手,必定是先找李承鹏的文章。接着再看周文渊的,然后再是董路依次看完。

所以,先不论足球认知水平高低,至少李承鹏的文章肯定是最有趣的。他做文章,就像个无门无派、无师自通的厨师。能把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一堆材料,给你一勺烩咯!再端上桌来一尝,口感奇特五味皆全。有时写高兴了,一通嬉笑怒骂过后,已是离题万里。待醒过味来,再一把拉回,真的让读者读来非常有趣,更不会让你无聊。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因为太有才,联想太过丰富,比喻太过大胆。如此,自然也难免让看惯了正统文风的人,会有些不适,批其有卖弄文之嫌。

说到最后,顺便提一下董路,他最早也是从模仿李承鹏开始。今天这样说他,董路肯定不服。但当年,如果说他的文章,写得像李承鹏,那他绝对会兴奋到失眠。

这就是差距,如今也已时过境迁。都说性格即命运,李承鹏桀骜不驯的个性,也将自己逼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挺有意思的问题。一来是因为在这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类似李承鹏这样的 体育 圈意见领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聚拢;二来是李承鹏已经远离公众视线许久,甚至很多年轻的球迷朋友都不知道这个人。所以重温下李承鹏这个人,倒也是件有趣的事。

遥想当年,随着甲A联赛的红火兴起,足球市场一片繁荣。因关注度高,市场供需关系顺畅,国内各种足球专业报多达百家,媒体记者成百上千,号称“八千足记”。在足球燃烧的时代,各种写法、各种风格百花齐放,产生了一批饮誉足坛的名编名记,优秀的足球记者批量涌现。

其中,也分为几个流派,比如以《人民日报》汪大昭为代表的传统正派,做新闻讲究严谨客观,在行业内也算德高望重的前辈;另外,还有《体坛周报》马德兴为代表的“权威派”,喜欢挖一些所谓的独家和内幕,让自己成为圈里圈外的意见领袖,当然了无论圈内圈外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再有便是张晓舟、李承鹏为代表的“南方系”,这些人大多中文系出身,擅长舞文弄墨,文斐然,但实际足球理论和对技战术的理解分析并不是特长。

在那个年代里,除了汪大昭这样的前辈外,其余流派彼此之间其实都多少有些互相看不起的。比如,马德兴们会认为李承鹏们不懂足球,只是卖弄文字罢了;而李承鹏们会认为,马德兴们只会整天挖空心思去制造一些捕风捉影无从考据的新闻,失去道德底线。所以,经常会出现彼此之间在博客(那时还没有微博),在版面上的互相攻击,甚至还闹到过法庭之上。不过,在互撕这条路上,显然李承鹏要更胜一筹,因为李承鹏的才华远在马德兴之上,就连骂人也更加艺术更有文化。

如果仔细阅读过李承鹏的文字,你会发现,关于足球比赛本身的技战术分析,双方的数据分析,球员特点和发挥等等,其实篇幅是较为有限的。他的文字里,更多的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逻辑,给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通读古今的感觉,最后再又硬生生拉回到足球,往往一篇球评能够写成一篇杂文,嬉笑怒骂尽在其中。再加上身上的那股“侠气”,所以经常会出一些引起轰动的作品,比如揭黑等等。

其实这样的文风也符合李承鹏自身的特点,毕竟他是川师大中文系毕业,文字水平在“八千足记”里绝对是佼佼者。而这样的文风也深受不少读者喜爱,李承鹏也一度风生水起。据传,李承鹏最巅峰的那些年,有杂志跟他的约稿开价是10元/字,也就是说,一篇千字的文章,稿费就高达万元,所以你可以想象,单靠写稿、出书,那几年的李承鹏赚了有多少钱。

只不过,后来的李承鹏就有些剑走偏锋了,或许在他本人看来并非这样,但至少以我这样一个算不上他的粉丝但还算读过一些他作品的人看来是如此。从一个球评人,慢慢成为公知。在微博上,经常发表一些让人看起来读起来不那么舒服的言论,直到几年前被微博被销号。最近这三四年,更是几乎销声匿迹,听不到什么关于他的消息。

总言之,李大眼不说球,还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至少他曾经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因为能够让 体育 的文字有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大眼和他当年南方系的那些同事们做到了,而现在,那样的风格越来越少见了。只有马德兴们,还守在了中国足球报道的一线。这么说来……也是不容易了。

就是各种炮轰,曾经足球报的王牌,那时候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平起平坐,李承鹏,董路,黄健翔三个铁哥们,李承鹏是中国足坛最敢说实话的,先后被足协封杀近二十次,最终辈分离开中国足球,退出前写下了(中国足球内幕)这本书,书中说出了沈瑜之战,和泰达国际球案,后来由于微博上透露各种官场内幕以及一些不正当言论,导致无法在中国立足,而去了美国。

李承鹏,人称大眼哥,著名足球记者。他是纸媒时代最著名的几大足球评论者之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马德兴、周文渊等人。因对当年的足球环境不满,李承鹏宣布退出足球圈,这一离开走的潇洒,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

李承鹏出生于新疆,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这使得他拥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为他日后的 体育 评论打下了基础。1990年毕业后,李承鹏并未从事文学创作或教育工作,他选择成为一名 体育 记者,自1990年至2008年期间,李承鹏先后供职于《四川 体育 报》、《成都商报》以及《足球报》等媒体,他所从事的都是 体育 记者和评论员的工作。由于为人正直,敢直面于黑暗,点评犀利,为他吸引了众多粉丝,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带来了诸多的麻烦。由于不满当年中国足球的赌黑,李承鹏毅然决定退出足球圈。

个人觉得,李承鹏在当年的足球球评界属于大V级别,属于行业最顶尖的几名球评之一。

他属于典型的,辞藻华丽,言之无物的。

确实写得文飞扬,文学水平在球评界拔尖,但是几乎不看球,即使是论情怀,对足球文化的熟稔,和颜强也差着几条街,完全就是靠着想象力,以及「热情」。

他的球评属于 社会 评论,足球只是个壳子,所以如果是涉及中国足球,针对 社会 现象还是能针砭时弊,很辛辣,但如果是国际足球范畴,那就成了、YY的短篇空想武侠了,看下来就记得他各种比方,各种文学梗,然而你对这场球赛,不会有任何了解,论信息量是没有的,论技战术,更是完全不存在的?

2006世界杯,我记得看过一期他、白岩松、黄健翔的一个世界杯预热谈话节目,其中有一段,讲他94年看球,晚上没时间,然后白天怎么躲避新闻,躲避周围的人聊球来保持悬念看录播,说的是荷兰VS法国那场,非常生动,然而法国那年都没进世界杯。

说大眼是个足球评论员,我觉得不太全面。他应该是个 社会 工作者。通过足球这个窗口,表达对当时 社会 上一些不公不义之事的个人看法。获得了很多粉丝的认同。我很钦佩他正直的性格,侠义的心肠,无所畏惧的勇气。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过渺小,过于理想化的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注定了结局。希望他心灵圆满,一切顺利。

如果将中国的“球评”也看做是一段 历史 ,那么李承鹏绝对是开先河的人物。毫不夸张的说,他给中国足球文化带来的冲击,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散,只不过是隐藏在某些角落而已。

在李承鹏出现之前,中国的足球评论基本还处于“说球就是球”的地步,所有的分析、评论无法摆脱比赛本身那个框架;而李承鹏的足球评论则开启了“说球但不仅是球”的新模式,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足球评论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对于后来者的影响留存至今。

李承鹏的黄金时期应该是他在成都那几年,当年四川球市的火爆正好为他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他足球写作的巅峰期应该是在1998年世界杯,当年很多人买一份《成都商报》,就是冲着李承鹏而去——这绝非夸张。李承鹏的文字带给人的感觉是酣畅淋漓,绝不拖泥带水,将一场足球赛能够写出一部大片、一场顶级秀甚至是一场战争的感觉。代表作有98年世界杯英阿大战的球评《残忍轮盘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搜出来看看。

但是李承鹏的下滑速度和他的崛起速度一样惊人,个人作为,当他南下加盟《足球报》之后,其主要心思已经不完全在写作上,这使得他的文章质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后来的李承鹏拥有太多的个人名片——反黑斗士,意见领袖、新潮作家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法达到他当年“球评人”的高度。他后来创作的几本,论才气,也就是二流甚至三流的水平,在文化圈内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做一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评价,李承鹏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就好像周杰伦对于中国乐坛一样。周杰伦开启的“中国风”成为一个时代的领潮者,迎来追随和模仿者无数,而李承鹏带来的评论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那一段时期的足球写作方向。《南方 体育 》的张晓舟,在风格上和李承鹏非常相似,但是名气要逊色不少;至于李桐,几乎完全就是李承鹏的模仿者,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身份就是《体坛周报》头号评论员,直到周文渊后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逐渐上位。

周杰伦在大红大紫之后的创作才华与日俱减,近年来几乎再没有经典作品问世,很多时候只能上一些综艺节目刷一刷存在感。而李承鹏在这条荒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到后来他完全丢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在2006年世界杯前后,他就需要上一些电视节目才能博取一些眼球,再后来他逐渐,直到现在变得完全销声匿迹。

李承鹏的球评甚至杂文,其实不怎么样。印象深刻的是他和马德兴闹架要打官司,说了一个段子:某年某月某日在西亚聚在一起聊天,他问马三点水写个来读什么,马说不知道,李说就读来;接着问三点水写个去字读什么、马说读去。李说,这个读法,文盲,我得好好给你普及法。

李的球评就如这样,抖机灵有余扎实内容不足。包括他的杂文。

至于他的,什么寻人启事之类,就完全是初中毕业生水平,没有入行。

大眼的专业水准介于资深球迷和职业之间,

他的球评不侧重于专业点评,偏向于嬉笑怒骂的杂文风格,喜欢他的人觉得很有阅读快感,不喜欢的人认为言之无物。读者两极分化的比较严重。

汶川地震对他影响很大,他第一时间去第一线,目睹太多阴暗面,从此从愤青变成公知,也见识了以前崇拜的大哥的虚伪一面(白xx),因而割袍断义。

最后感慨一句,这几年的三个聪明人,罗永浩,韩寒,李承鹏,老罗去忙实业,韩寒专心赛车,大眼去国外镀金,都转型的恰是时候,稍迟片刻,就是电视上承认的下场。

个人觉得李承鹏是当年足球界里文最好的人,没有之一!绝对大才子!可惜了,现在人家基本不混足球圈了!再也看不到他聊足球,评论足球了!李承鹏评球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他个人观点总是那么特别!反正我是欣赏!

足球比赛

首先,常规的比赛,每年的8月至次年4、5月份为欧洲各国联赛时间,具体比赛时间为每周的周末。可以主要关注英超,意甲,德甲,西甲的比赛,这四个算是目前比较好的联赛不过现在也说好德甲和法甲哪个联赛更强一些了。英超节奏快,对抗激烈;西甲细腻流畅,场面华丽;意甲偏重防守,节奏相对较慢这个如果不是以前就看意甲的球迷可能现在比较难喜欢上了。其他联赛相对就要弱一些了,不过德甲因为有央视的支持,转播较多,且时间较好,也可以关注一些。

其次,,欧联杯等洲际俱乐部比赛,穿插在各国联赛之间进行,周二,周三进行比赛,欧联杯通常在周四进行。参赛资格为各国联赛的冠军或者前二、三、四名(视各国联赛水平不同而定),为欧洲足坛最顶级的比赛,欧联杯则为较下一级的洲际俱乐部赛事,为欧洲一流联赛中上游球队和一些二三流联赛的球队而设。应该说这两项比赛基本上可以囊括欧洲最好的俱乐部及球员,比赛水平自然也没得说,不过唯一瑕疵就是对中国球迷来说比赛的时间确实晚了点,一般是在另成2:45开球,这个就需要动力了。

再者,就是世界杯,,美洲杯,非洲杯之类的比赛,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世界杯和。世界杯四年一届,马上要就行的最近一届为10年的南非世界杯,其后的比赛时间可以四年一届一次类推。时间一般在当年的6月左右开始。也是四年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周期相同,及每个闰年举行,举办时间也是当年的6月份左右开始。世界杯的比赛囊括了各大洲最好的球队,其精彩程度自然不用多说,其影响力更是强大,堪比奥运会。欧洲由于其整体足球的强大,使得的水平是各大洲洲际比赛中最高的,而且由于世界足球水平的不均衡,欧洲一些无法进入世界杯的球队水平甚至高于亚洲,大洋洲,以及部分美洲,非洲的世界杯参赛球队,因此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比世界杯的平均水平还要高些。就我个人而言就更喜欢看一些。

其他的,南美巴西,阿根廷的联赛也还是值得关注的,不过国内的直播较少,可以关注一下相关的集锦之类的。杯赛可以再关注下美洲杯(每年一届还是两年一届,不记得了),非洲杯,以及各级青年队的世界锦标赛。

当然,还有国内的联赛和亚洲的各种赛事,但是本人基本没看过这些比赛,这里也就不介绍和点评了。

如何能够专业的分析一场足球比赛?

昨天的比赛,浐灞队带着“绣花针”,带着“放大镜”,却忘了带最关键的“射门靴”,无论是维森特、于海、李毅还是王尔卓都缺乏破门的运气。而裁判也忘了带“望远镜”,看不见必判的点球。自己和裁判都“丢三落四”,比赛结果丢掉该得的2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云有“绣花针”

“绣花针”专门用来添妙笔,昨天王云就用一脚“贝氏弧线”帮球队扳平了。

昨天下午,西安天气非常炎热。“从休息室走出来,一股热浪袭来,还真让人受不了,这种比赛一定要打好开局,只要先进球就意味着占据主动。”比赛尚未开始,李毅就指出了获胜的关键。果然,浐灞开局全力进攻,欲用强大的攻势来瓦解杭州绿城的斗志。开场仅2分钟,于海中场断球直塞王尔卓,后者左路传中,李毅包抄射门可惜打偏。第4分钟,浐灞右路传中,维森特禁区内胸部停球凌空扫射被门将扑出。于海、王尔卓也有绝佳机会,但都滑门而过。

杭州绿城场面非常被动,不过一次致命的偷袭却让“西北狼”尝到了苦头,第28分钟,蔡楚川突入禁区巧妙一扣晃过防守队员后射门破网。浐灞继续全力进攻,第44分钟获得禁区线上任意球,王云弧线球直入死角。下半时基本上是上半场的翻版,浐灞狂攻未果,绿城死守有方,随着中场核心王云受伤下场,“西北狼”最终只能遗憾获平。

“前段时间一直在加练定位球,最近也特别有感觉,在发出的一瞬间,感觉就应该有了。”王云赛后回忆道。尽管打入精彩绝伦的进球,但王云丝毫乐不起来,“下半时,我的腿被对手踢了两下,实在没法再坚持了。这场比赛没有拿下太可惜了,运气太差那么多机会都没进。”

东东有“放大镜”

“放大镜”专门用来发现问题,成耀东看得很清楚,球队的问题还是在临门一脚。

裁判漏判点球那一刻,浐灞教练组从替补席上站了起来,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赛后主教练成耀东冷静了很多,不愿意多谈裁判,只是从球队自身找问题,“球队主要还是临门一脚不行,缺少一锤定音式的人物。”

点评全场比赛,成耀东认为:“这场比赛确实非常的精彩和激烈,在主场我们打出了气势,进攻上有优势,上半时获得了太多的机会,但未能形成致命一击。中场休息时,我告诉队员射门时一定要冷静,进攻时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而且要多打两个边路。下半场队员们很好地贯彻了坚决打边路的战术思想,也控制住了场面,但就是在最后环节射门上把握得不好,这也是目前球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场憾平又一次暴露出浐灞进攻上的软肋,“西北狼”急需要通过“二次转会”来打造更为锋利的“牙齿”。据记者了解,颇有进攻组织天赋的朱家伟因为训练时骨折,本周一将要进行手术治疗,而且需要半年时间的恢复,这就意味着他将缺席剩余的中超联赛和全运会的所有比赛。针对进攻问题,浐灞忙于引进强力内外援,25日前,内援高雷雷和外援鲁尼都将来球队试训。

球队需要“冲锋枪”

“冲锋枪”专门用来攻城拔寨,实现赛季初目标,“西北狼”急需多把AK47。

根据赛程,“西北狼”近段时间的对手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应该是抢分的黄金期,但主场占据绝对优势,攻“城”未果,陷入进球荒使得“西北狼”形势越发严峻。12轮战罢,浐灞队仅积14分,位居中下游,已经有跌入保级区的危险。

赛季初,浐灞喊出力争亚冠资格的目标,但现在却滑向了保级区。从实力来分析,浐灞队绝对不应该是如今的处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主要还是得分能力差,总共只打进了11球。主教练成耀东分析道,“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俱乐部高层和教练组的重视,我们正在着手解决问题,包括鲁尼、丹尼尔都会试训,我们6月底就将开始商讨外援的人选。”

对于未来前景,成耀东表示:“球队现在的成绩并不理想,后面的比赛会更加艰苦。我们希望在‘二次转会’时补充内外援,增强实力,争取后面的比赛越踢越好。”

球迷恶批

裁判没带“望远镜”

当比赛进行到第85分钟时,维森特杀入禁区争抢高空球,杭州绿城门将姜波出击未能碰到球却直接将维森特撞倒,“维森特那个绝对是点球,裁判怎么就不吹,他难道真没有看到么?已经连续两场了,裁判是整我们吗?”一名老球迷非常气愤地说。联想到上场战大连时,李毅点球遭遇漏判,裁判惯性漏判似乎总是针对浐灞队,全场2万多球迷全力声讨主裁判范崎,“黑哨,黑哨!”声响彻省体育场。

从慢动作来看,这个犯规是明显的点球,但是主裁判范崎没有任何判罚。浐灞教练组也对这个判罚表示了不满,赛后浐灞高层坦言:“连续两场都被漏判点球,这回竟然还是在主场!”事实上,本赛季浐灞遭遇裁判不公正判罚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到目前为止裁判还从没有给过浐灞队点球,即使是明显的点球竟然也连续遭遇漏判,“两个点球没判,就等于少了4分,否则排名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谈到裁判的执法,李毅直摇头说。

球场插曲

二李穿错“狼战袍”

浐灞战绿城,比赛前后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场面。尽管昨天下午天气非常炎热,但还是抵挡不住2万多名球迷的足球热情,因为“中超巡回路演”在省体育场东门火热举行,通过知识问答、趣味射门、射门测速、竞吹加油棒等活动,陕西球迷掀起足球热浪,释放足球,青春靓丽的足球宝贝更是以优美的舞姿惊艳全场。

此外,李毅和李彦穿错球服也成为比赛的花絮,下半时刚开始,队长李彦竟然身穿9号球服,李毅则穿起了8号,主裁判要求两人更换队衣,“大帝”不得不下场换了短裤。对于“交换”战袍,李毅在接受访时解释道:“天气太热,球服湿了,中场休息时大家都会脱下来擦擦汗,我和李彦当时就紧挨着坐着,衣服都在一起放着,比赛重新开始后我们当时也没注意,拿了衣服就穿,没想到竟然穿错了。”

君子的遗憾

贺晓龙

王云这记“贝式弧线”般的进球应该是本轮中超最佳进球,王云本赛季持续走高的表现也证明了他在浐灞队的核心地位,类似王云这种传控射俱佳的技术型球员应该是中超的稀有品,但令人惊讶的是,每届国家队组建,王云都无法进入候选名单。

对于这一点,我的个人理解为,王云是一名优秀球员,但他的气质过于平民化,他是一位谦逊平和的球员,在生活中,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品学兼优当然没有错,不过,王云在中国足坛的地位始终和他的个人能力不相匹配。有时候,动物凶猛般的职业竞技场,和物欲横流的名利场是有关联的,卡卡这种谦谦君子能红得发紫,是因为他的球技冠绝天下,卡卡算是小概率,球场上吃香的大多是性格张扬的“坏男人”。

若干年前,王云曾爆出“拜金少年”的新闻。当时王云还不到20岁,已经在联赛中声名鹊起,他代表国家少年队出征亚锦赛时吃了败仗,按理板子不应该打到王云的身上,但王云却莫名其妙地成了矛盾集中点,以王云为首的几位打上职业联赛的球员被扣上了“拜金少年”的大帽子,言下之意,他们只想着在联赛中赚钱,没把国少队的前景太当回事。可以想象,少年成名的王云当时难免有几分轻狂,但也仅此而已。或许,这次“拜金少年”在少不更事的王云心里留下的阴影过于浓重,所以,自从3年前这支球队落户西安,我们看到的就一直是一名少年老成、一门心思踢球的实在人,即使他戴上了队长袖标,即使他逐步在浐灞队确立了中场核心位置,他也从不张扬。

对于王云这种好球员,我们很难再苛求他什么,笔者也无意让他改变自己的个性。只是,王云无法在更高层面上出人头地,这是浐灞队和陕西足球的一大遗憾。

点评中国的足球!

其实“犀利的点评与分析”和是否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在于积累。看球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转变过程。首先从热闹看起,然后变成懂门道,再然后到“入行”,最后有契机真正进入研究领域,才叫做专业。而没有进入研究领域之前,所有的“专业”都只能说是一种个人能力。首先,会看球多数都是从“会踢球”开始产生转变的。好吧,退一万步,就算你不会踢球,但疯狂地喜欢看球,看过好几年的高水平比赛之后,只要善于观察和积累,也能够通过“合理性预测”完成对于一场比赛的总结和点评。我不太同意“@陈皓宇 成功学老师”的一个小细节在于,如果仅仅只是对一场比赛进行单独性的评论,那么定的调子有两个,一个是他在答案中所说过的比赛大背景,另一个是当场比赛当中所要评论的队伍的独立表现。这两个调子其实都可以单独存在。比赛大背景多出现于联赛,是在于一个要点评比赛的人对于联赛的积累和认识。而独立表现多出现于国家队,更多地是去了解当值教练、上场队员状况和比赛进程。其次,大赞@陈皓宇 的“对于足球的理解最终还是得亲身地投入到球场上去”,说句实话,单纯看球的球迷寻求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没有亲身经历过这项运动,无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完成对比赛、对球员和对技战术的合理分析。至于球队的战术、站位和教练意图,这些其实无论专业点评家还是资深球迷,很多都是通过现场画面、电视转播画面得来的主观评价,区别在于谁更接近实际情况,仅此而已。所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个时候,兼收并蓄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承认对方提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并且进行探讨,而不是上来就说“你不对,有种来战”,这其实更多地是自己底气不足的表现。BTW:很多时候球迷的这种表现和国足的表现其实是一个心态,要么盲目自信,要么过分自卑。举个简单例子吧。阿根廷的世界杯预选赛。如果单从场面和战术安排上看,得出阿根廷队员状态不好的结论,是不足以服众的。因为诸多阿根廷球员在欧洲效力,必须考虑到他们长途飞行和倒时差带来的生理影响。所谓有深度的球迷,这样的说法其实很怪。深度不是衡量一个球迷水平高低的标准,我觉得是否客观才是标准。看球和下棋一样,首先是复盘,复盘能让你从狂热和欢乐当中清醒过来,然后理智地去思考问题。只要坚持这样的习惯,在看球的过程中,专注的东西会慢慢转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庖丁解牛”。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就是思考和观察水平提升的过程。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一、粗略的说,中国足球内部管理混乱,领导换了一个又一个,结果都是外行领导内行。

二、中国足球需要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培养梯队。任何国家的体育项目都是从通过培养年轻人,从娃娃抓起,而最终提高自己国家这项运动的水平。这个过程往往是很漫长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提高国家的一项体育运动的水平。

还有要说的是:中国人对足球的认知度太低。记得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在上海东方卫视的一个栏目里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对足球的认知度太低,直接导致国内很少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从事这项运动。中国上亿的孩子里,有的是贝利,有的是马拉多纳,可这些孩子还小,不知道他们有这样的足球天赋,因为他们对足球的接触和了解都很少。这些孩子的家长由于对足球认知度太低,根本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项运动,自然更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为中国足球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现在中国足球就是这么一个境遇。

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中国足球发展到现在的这种地步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需要培养年轻人的足球技战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现在国足在大赛上不但输球,关键是他们不能在球场上展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打不出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来,这就不只是技不如人那么简单了。难道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缺少拼搏的精神吗当然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国足球员这种面貌呢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